作者: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注释 ①移根:移植。 ②逐:跟随。 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④为:由于。 ⑤不及:赶不上。? 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 鉴赏 这是孔绍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应诏诗中的佳作。 《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席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诗成,即此诗
作者: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释 1.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 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2.人归落雁后:诗人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 3.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之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 鉴赏 据刘餗《隋唐嘉话》记载,此诗是诗人出使陈时在江南创作的。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开头二句,诗
作者: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翻译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解释 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一)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①。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②。 (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③。 (三)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④。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⑤。 (四)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⑥。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⑦。 (五)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 必]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⑧。 注释 ①捉鞭:拿起马鞭。捉:抓、拿。 ②蹀座:偏义复词,取座义。蹀:行;座,同坐。 长笛:指当时流行北方的羌笛。 ③擐:系,拴。 ④羁:马笼头。 ⑤逐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注释 ①《陇头歌辞》为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诗集》载三首,写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②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张掖、武威一带为陇西,而古代陇西还包括今属平凉市的庄浪、静宁两县。六盘山
春蚕不应老, 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 缠绵自有时。 注释 ①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②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③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象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作者: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译文 玉门关外路遥远, 故都金陵信使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注释 ①这首诗题为《断句》,断句同于绝句,就是联句未成的意思。 ②鄣: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品评 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废帝子业即位,怀疑刘昶有异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诗。诗的前两句写边关之景。白云之来,黄沙之起,充满了动感,既传写出边关特有的风云之气,也造出一种紧迫压抑的情..
作者: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译文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
作者: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释 ①艅艎(y)(hung):舟名。泛泛:船行无阻。 ②阳景:日影。回流:曲折的溪流。 ③逾:同愈,更加。 ④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注释 (1)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2)怡悦:取悦;喜悦。 译文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赏析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本书由曾琦云先生译注,包括译文、注解和补充。全书共分四部,约60万字。本书被印光法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在佛教界被认为是准佛经。全书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本书没有空洞的说教,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会使您消除烦恼、大彻大悟。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作者: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在异地做客,使诗人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
作者: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 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知道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当年曾经热情招待过我们的老僧已经死去,变成了寺院里的一座新塔;而我们曾经题诗的那堵墙壁也已经破败,所题之诗也不见了痕迹。还记得我们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
作者: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赏析 京城雪刚刚消融,荠菜已经冲破冻土,崭露勃勃生机,这一细节蕴含作者对京师的无限希望;少字则描写了作者寄居在偏僻小巷中的寂静落寞的环境,这与前面的生字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他愁闷心情的写照。
作者:陶渊明 精卫②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③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④既无虑,化去⑤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⑦讵可待。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东海。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 ① 国朝六家,指施闰章、宋琬、朱彝尊、王士祯、赵执信和查慎行。施闰章与宋琬又并称为南施北宋。 ②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名玄
作者: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译文 我的心同流水一般纯净,我的身体如同云一般轻盈。 我陶醉在那迷人的晚景之中,只听到了断续的微弱的钟声。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
作者: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主旨 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注释 羁(jī)旅客:停留在路途上的人,这里指参加抗清斗争而飘泊外地的人。 云间(jiān): 旧时松江府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华亭人,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后人因此称松江为云间。 )松江府约为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直至海边的
作者: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
作者: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释 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
作者: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 (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2)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3)参差:不齐的样子。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
作者: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束。 如好像。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