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 侍宴咏石榴

    作者: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注释 ①移根:移植。 ②逐:跟随。 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④为:由于。 ⑤不及:赶不上。? 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 鉴赏 这是孔绍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应诏诗中的佳作。 《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席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诗成,即此诗

  • 人日思归

    作者: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释 1.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 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2.人归落雁后:诗人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 3.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之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 鉴赏 据刘餗《隋唐嘉话》记载,此诗是诗人出使陈时在江南创作的。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开头二句,诗

  • 长安九日诗

    作者: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翻译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解释 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

  •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 折杨柳歌辞

    (一)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①。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②。 (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③。 (三)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④。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⑤。 (四)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⑥。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⑦。 (五)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 必]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⑧。 注释 ①捉鞭:拿起马鞭。捉:抓、拿。 ②蹀座:偏义复词,取座义。蹀:行;座,同坐。 长笛:指当时流行北方的羌笛。 ③擐:系,拴。 ④羁:马笼头。 ⑤逐

  • 陇头歌辞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注释 ①《陇头歌辞》为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诗集》载三首,写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②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张掖、武威一带为陇西,而古代陇西还包括今属平凉市的庄浪、静宁两县。六盘山

  • 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 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 缠绵自有时。 注释 ①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②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③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象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 寄王琳

    作者: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译文 玉门关外路遥远, 故都金陵信使

  • 断句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注释 ①这首诗题为《断句》,断句同于绝句,就是联句未成的意思。 ②鄣: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品评 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废帝子业即位,怀疑刘昶有异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诗。诗的前两句写边关之景。白云之来,黄沙之起,充满了动感,既传写出边关特有的风云之气,也造出一种紧迫压抑的情..

  • 晚出新亭

    作者: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译文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

  • 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释 ①艅艎(y)(hung):舟名。泛泛:船行无阻。 ②阳景:日影。回流:曲折的溪流。 ③逾:同愈,更加。 ④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

  •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注释 (1)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2)怡悦:取悦;喜悦。 译文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赏析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

上一页 1.. 17 18 1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