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
作者:蔡琰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
作者:鲍照 羽檄起边亭[2],烽火入咸阳[3]。征师屯广武[4],分兵救朔方[5]。严秋筋竿劲[6],虏阵精且强[7]。天子按剑怒[8],使者遥相望[9]。雁行缘石径[10],鱼贯度飞梁[11]。箫鼓流汉思[12],旌甲被胡霜[13]。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14]。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1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16]。 【注释】 [1]《代出自蓟北门行》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此诗通过边庭紧急战事和边境恶劣环境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壮士从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解 1、单于:敌人的首领。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赏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作者: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1、一去:一作一望。 2、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3、危旌:高扬的旗帜。 4、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 ??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5、论功:指论功行封。 6、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解】: 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解】: 1、金河:现内蒙古自治区内。 2、三春:春季。 3、青冢:汉代王昭君的坟墓,在内蒙古自治区。 4、黑山:在内蒙古自治区。 【韵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 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 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评析】: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 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韵译】: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评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 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 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精华。诸子百家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作者: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作者:高適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虏酒:指当地少数民族酿造的酒。 胡儿:少数民族的孩子。 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毛乱的样子。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习惯于在原野上生活,他们十岁时就学会了骑马,穿着毛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个个性格粗犷豪放,喝起酒来千钟也不醉。 赏析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解说】 本诗乃杜甫的边塞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其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千古名句,不止是文学上脍炙人口,且在实战军事中也极具参考价值。此诗圣杜甫的才华可窥一斑。
作者: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注释 ⑴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军登临此台。 ⑵阴关:阴山山脉中的关隘。阴山是汉代防御句奴的屏障,绵亘今内蒙古自治区,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 鉴赏 张蠙早年曾游塞外,写了不少边塞诗。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语句浑朴,境界开阔,虽出于晚唐诗人之手,却很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音 雁门太守行(xng) 黑云压城城欲摧(cuī),甲光向日金鳞(ln)开。 角(jiǎo)声满(mǎn)天秋色里,塞(si)上燕(yān)脂(zhī)凝夜紫。 半卷(juǎn)红旗临易水,霜重(zhng)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玉龙为君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
作者: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简析】 早年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时所作饮马长城窟行,通首气体强大
作者:卢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艮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云初下天山外,浮
作者: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赏析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解 1、单于:敌人的首领。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赏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作者:蔡琰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
作者:蔡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
作者: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释 ⑴碛(q):沙漠。 ⑵走:骑。 ⑶辞:告别,离开。 ⑷两回圆:表示两个月。 ⑸平沙:广阔的沙漠。 ⑹绝:没有。 译文 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 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赏析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这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1.亦有限:也应该有个限度。 2.自有疆:本来应该有个疆界。 3.苟:如果。制侵陵:制止侵犯,侵略。 赏析 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杜甫写有《出塞》曲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构祸于契丹,于是征调半天下。巨大的战争灾难和负担落到
作者:高適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作者: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释 ⑴幽州:古州名。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 ⑵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⑶迟暮心:因衰老引起凄凉暗淡的心情。 ⑷剑舞:舞剑。 ⑸笳: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6]边城将:作者自指。时张说任幽州都督。 译文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使我暂时忘掉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