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作者: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 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朔云:北方的云。 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四川省西部的岷山。 ⑶更催:再次催促。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称为飞将军,这里指严武部下勇猛的将士。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 ⑷莫遣:不要让。 沙场:战
作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注释 ①潸:流泪的样子。 ②四百万人:指中国台湾当时总人口。 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 翻译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抽响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5.护:保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作者: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 ①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②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③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④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
作者: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注释 ①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宼的侵扰,又曾镇守北方边关。 ②主:指明朝皇帝。 ③边月:边塞的月亮。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④江花边草:南方江边和北方边塞的花草树木。 ⑤横戈:手里握着兵器。 译文 驰聘疆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
作者: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注释 ①《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②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③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④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
作者: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栈、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 ①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 ②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③王人,皇帝的使者。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这里是其一、四两首。前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
作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作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作者: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①少年行:古代歌曲名。 ②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③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赏析 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不收复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这是一首出征诗。诗的前两句刻画了青年将士的飒爽英姿,后两句写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全诗主调高昂激越,洋溢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作者: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释 归老:年老离任归家。宁无:难道没有。元元:指人民。前两句说,离任回家难道还没有五亩田地可以维持生活吗?我读书的目的原来是为了人民的。课:这里作阅读解。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这两句说,在微弱的油灯下看书,眼睛已大不如从前了。但我每天仍然要阅读二万多如蝇头一样字的书籍。 赏析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
作者: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
作者: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作者:张孝祥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题解 乾道四年(1168)春夏,张孝祥全家在长沙。该词作于正月,系《鹧鸪天上元启醮》二首之一。词题一作上元设醮。上元
作者: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注释 1、碛(qi,器):戈壁、沙漠。 2、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3、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所陷。 赏析 张籍的《凉州词》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景物,同时点出了所写的地点、时间、天气、季节。首句边城暮雨雁飞低,把
作者: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作者: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赏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属爱国诗的经典。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 青海:指青海湖。 3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1)秋高:秋深。 (2)挂罥(jun):挂着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
作者: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
作者: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释 ⑴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 ⑵佳辰:指小寒食节。强饭:勉强吃一点饭。 ⑶隐:倚、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见《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几在这里指乌皮几(以乌羔皮蒙几上),是杜甫心爱的一张小桌几,一直带在身边,在一首诗中还写道:乌几重重缚(《风疾舟中伏枕书
作者: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 (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操:拿着。被:通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毂:(gǔ)车的轮轴。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