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想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对佳人苦苦的相思之情。上片写往日的欢聚。彩袖代指佳人,当年点明是往事。殷勤、拼却,见情意之笃。舞低二句,晁补之称其词风度闲雅,自是一家。月被舞低、风被歌尽,情绪之高、兴致之浓,可想而知。下片写当今的重逢。久忆成梦,几回以梦为真,而今重逢,又不免疑真为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赏析】 这首词抒写相思怀远之情。上片怀旧。以关山总领词人怀归思亲之根由。词人以显贵公子远涉关山,突感孤单寂寞,魂牵梦系于家中亲人,欲归不得,遂怨关山太长;又不见亲人书信得以慰藉,遂怨替人传递书信的鱼雁太少。以痴语写真情,令人莞尔。两鬓二句写词人闷时对镜,见两鬓青青,正是青春华茂,遂觉远离家乡实为虚耗青春,便突发感慨:哎,可怜哟!我这满头青丝
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赏析】 这首词抒写伤春惜花之悲情。上片写东风无情,践踏粉红。以东风无情总领词人伤春根由。词人运用移情化的拟人手法赋以东风意象辣手摧花的无情品格,它将艳粉娇红之繁花吹得满地狼藉,繁华美景转瞬消逝,怎不触目伤情?碧楼二句点出抒情主人公藏身碧楼,透过珠帘看见东风吹得落花残影纷纷飘坠,遂又生出对珠帘的恼怨,恼怨珠帘遮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赏析】 这是一首怀旧之词。上片写旧地重游,此乃词人乘紫骝过桥东寻旧游所见。下片追思小云。结尾二句不说词人对这位佳人的住地很熟悉,而用拟人化的手法,托诸骏马。马而有情,何况人乎?紫骝骄嘶,柳映画桥,意境极美,这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正是此词的风格所在。词人旧地重游,闲窥绣户,仿佛重睹芳华,
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赏析】 通观全词,当是托为妓女送别情人之作。离别在一个渡口,时间是春天的一个早晨。上片写送别。留人二句以一留、一去点出送者与行者不同的心态:一方挽留而留不住,一方身不由己,去意已决。表面看留者似落花有意,去者若流水无情。实则一个醉字透出其中隐曲:去者亦非寡情绝意,正因离别愁深,遂借酒释愁,以免临别之际在情人面前失态落泪。一棹二句
晏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行人的闺情词。上片怨行者:由物及人,以旧香比人情,人不如物,旧日用残的香粉,芳馥似当初,人儿的情意淡了,反恨不如从前。春去秋来,书讯渐少,人情随时光流逝而淡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赏析】 此词为词人汴京登高,抒怀感慨之作。上片写景生情。天边二句写登高远望之秋景,天边有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绿杯二句转笔写出人情之美好,捧绿杯劝酒,挥红袖歌舞,趁着九九重阳节尽兴娱乐,令词人领略到人情似故乡的温暖和愉悦。下片抒怀致慨。兰佩三句写词人受此似故乡之人情的感染,自不愿冷淡并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阑角。 【赏析】 此词描述一位歌女与情人传情密约的内心活动。绿波二句不仅点出季节时令,柳絮的飞舞环绕也是一层比喻,它把歌女因有约会而产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做了一番引人联想的比拟。晚来二句推出香阁歌女,夜晚时描画远山翠眉,巧学显
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忆旧怀人的小词,所怀念的当是往昔眷恋的一位女子。街南绿树四句为一层,写登楼怅望所见之景,绿树阴浓、杨花铺路、柔云缭绕处有一所朱门宅院,为当年伊人所居。北楼闲上到几度黄昏雨五句为一层,写自身登楼望人的情态心绪。晚春盘马以下为一层,由追忆往日朱门
晏几道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赏析】 此词写与意中人别后的怀思,落笔便出奇想:画屏中的风景,仿佛远在天边;残梦初回,依稀见那十洲的行云流水。我手执着红笺,那是准备寄给她的书信,上边写有无限的伤春心事。下片写往事的回忆:我也曾无聊地独倚高楼正是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楼下两句追忆当日离别情景;在别浦江水分流之地,当日登高目送情人时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下片抒写不幸被弃之恨,与上片的真诚信托,痴情等形成强烈的对照。此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深曲的典故,只是通过抒情主人公把个人的身世遭遇、短暂的欢乐与无法摆脱的悲哀,用浅近而真挚的语言,反反复复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赏析】 这是一首闺中念远怀人词。开首句以红叶黄花秋意晚起兴,暗寓闺中人悲年华消逝之忧愁,故思念千里外的爱人,云来雁去,不见来信。又无处可寄音书。离愁别恨,如是之深。触发出泪弹不尽,无尽泪水滴入砚池,纵无处递笺,仍要挥笔摅怀,一派痴情,无以自控。此时墨泪交莹,滴洒不止,红笺湿透,彩色褪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朝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秋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赏析】 此词为惜春抒怀之作。上片写景。开头两句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渲染春归时节万家烟柳的朦胧氛围。恋树湿花飞不起的组合意象,不仅描摹了残花将落未落,眷著于树的恋春形象,而且赋予落花必然凋残而泪花淋漓的悲凄情态。秋无际写带着无限浓愁的湿花尽管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赏析】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之感。上片开始连下三个设问。第一个设问是问自己在何处?是明知故问,问的前提却是元宵
别历下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赏析】 此词为作者谪贬应天府,告别历下的抒怀之作。上片写离别历下。起笔叠用三个无字,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十分警绝!继写南山送故人隔,无限依恋。下片写重归历下景况。罨画句赞历下林泉景胜,写历城园林花溪似红碧彩绘之画境,写出词人对历下风景之美的深刻印象与眷恋。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鬓影花色,预计主客变迁,不胜感慨!全词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赏析】 这首词在小序中交代了写作的背景,从湖南调到湖北,又是平级调动,既没升官也没召回京城,辛弃疾一腔怨愤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
作者: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赏析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
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赏析】 此词为清明访艳之作。上片写游湖惊艳。羞红三句写红花仿佛轻蹙黛眉,含羞带恨,晚风中飘落的花片如彩绣点缀绿茵。旧堤八句三层铺叙,一叙词人乘马游湖,二叙沿湖堤绿柳渐入幽径,三写与所恋佳人初次邂逅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赏析】 此词写春游的人生感悟。上片三句三景,极写春意融融,烂漫人生在春日更表现出鲜美的活力。绿杨楼外出秋千,将代表春意的绿杨与代表青春生命的少女
作者: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②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③吟啸:吟诗、长啸。 ④芒鞋:草鞋。 ⑤烟雨]:烟波风雨。 ⑥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⑦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 不要听风穿树林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作者: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①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注释】 ①忍:那堪,怎忍。 【评解】 正当春花怒放,携手观赏时,失却了游春侣!独自寻芳的心情,纵有笙歌,也不免愁肠欲断。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栊,更使人不堪思量。词中用各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寂。绿树青苔半夕阳韵味无限,耐人寻思。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简析】 人们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和所
作者:皇甫松 梦江南兰烬落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②。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③。 人语驿④边桥。 【注释】 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
作者: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简析】 这是一首仅三十三字的小令词。词中写道,那次宴会中清歌舞凤的欢乐和欲别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昔年鸾歌凤舞,惜别依依,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
作者:李煜 浪淘沙①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
作者: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简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
作者: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②。花月正春风。 【注释】 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②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 【评解】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
作者:李煜 虞美人①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③只是朱颜改。④问君能有几多愁,⑤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
作者:佚名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注释】 ①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或檀奴作为对美男子或所爱慕的男子之称。 ②挼:揉搓。挪的异体字。 ③《词品》美人作佳人,须道作只道,一向作一面。 【简析】 这首《菩萨蛮》,生动地描绘了折花美女天真娇痴的神态,讴歌男女间的爱情。写得流丽自然,而又细腻入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杨升庵曰:此词无名氏,唐玄宗尝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征辔(p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翻译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
作者: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①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