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
  • 灾难中的平常心(《时尚健康(男士)》专访)

    《时尚健康(男士)》专访:灾难中的平常心 五月中,接受《时尚健康(男士)》专访,从佛教角度,谈了一下对地震灾害以及灾后重建问题的一些看法。日前杂志正式上市,并附有大幅彩照一

  • 近两年来大陆佛教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近两年来大陆佛教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 宗舜 内容提要:2000年3月和2001年9月,由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组织,大陆佛教界联合学术界召开了两次佛教教育研讨会。本文即根据两次研讨会的相关论文材料,从佛教教育历史的研究、佛教教育现

  • 圆瑛法师“儒佛会通”思想略述

    圆瑛法师“儒佛会通”思想略述 宗舜 圆瑛法师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大德高僧。他一生爱国爱教,以大智、大悲、大勇的精神济世度人,受到广大信众的衷心爱戴。作为一位既通宗又通教的大德,圆瑛法师著作宏富,其中的佛学思想多姿多彩,是中国现代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

  • 佛教的和谐观

      佛教的和谐观  宗舜  2005年8月讲于黄梅四祖寺第二届禅文化夏令营  请大家合掌!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尊敬的

  • 发菩提心 报四重恩

    发菩提心 报四重恩 宗 舜 200年7月讲于柏林寺第13届生活禅夏令营 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非常有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我个人在学习菩提心问题的一点心得体会。 菩提心的教授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成佛的问题。如何发菩提心,行菩

  • 佛教的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

    佛教的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 宗舜 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而且,这一观念从最初起,即通过佛教的思想理论(教义)和行为准则(戒律)得到传播和实践。 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所谓“情”,即情(感情)识(

  • 佛教的包容性与宗教对话的原则

    佛教的包容性与宗教对话的原则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宗舜 佛教是一个具有极强包容性的宗教,这种包容性来源于佛教的基本理论,即“缘起和平等”的思想。 所谓缘起,佛教指一切事物(有为法),皆因种种条件(即因缘)和合而成立,世间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

  • 也说“1999大劫难”

    也说“1999大劫难” 宗舜法师 近来,有关“99年大劫难”的各种传闻越来越多、愈来愈盛,这对于缺乏正信的人来说,原不足为奇。可奇怪的是一些学佛人也纷纷加入传播的行列,把这股风吹得神乎其神,更搅得不明真相的信众心绪难宁。我们有必要对此依据佛法来作说明。

  • “三风建设”谱新篇

    “三风建设”谱新篇 记今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宗舜法师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名归源寺。明嘉靖年间,成为太仆徐泰时的别墅,易名西园。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崇祯八年,茂林律师来此住持,弘扬律宗,易以今名。其后几经沧桑,

  • 唐密简解

    唐密简解 宗舜法师 密宗,又称密教、秘密教、瑜珈密教、金刚乘、真言乘、(密)咒乘、果乘、方便乘等等。“密”字,按宗喀巴大师《密宗道次第广论》(卷一)的解释,主要是“以隐密修而得成就,非非器境不为彼说”的意思。而《菩提心义》则将“秘密”分为六种:(1)法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一卷科解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一卷科解 宗舜法师撰 卷一 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 分二(壹、贰)承 壹、归敬颂 内容分二 第一、归敬对象: 慈氏-->无著-->广大行派诸师 释尊 文殊-->龙树-->甚深见派诸师 第二、造论目的:使凡夫易入深、广二道

  • 菩萨戒四条浅说

    菩萨戒四条浅说 宗舜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诽谤三宝戒”这四条戒条,结合相关经论进行了分析和解说。并针对现在流行的“不醉可以饮酒”的观点,结合五戒和菩萨戒中相关论述作了讨论,对此错误见解

上一页 1 2 3 4 ..10 下一页1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