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俊法师
  • 继志发本的明旸上人︰「三求」诚求三不缺,「三念」深念三现用

    继志发本的明旸上人︰ 「三求」诚求三不缺,「三念」深念三现用 仁俊 现代佛教中特出者之一──圆瑛大师,命名其道场──「三求堂」──,这表征大师平生笃实体践处;同时,又称为「三念堂」,这显现出大师具体宗趣处。「三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三念」

  • 演公老和尚示寂七周年众学友追思刊序

    演公老和尚示寂七周年众学友追思刊序 仁俊 演公老和尚示寂整整七周年了,他生前的亲依弟子、及跟随他修学过的学友们,对他的哀思与敬念,日增无已,因此,约集海内外学友们,共同出一追思刊,藉以增强景仰及崇效。他深深衬现在学友们心目中的,有四大特征,足作策励︰

  • 学佛者新春亟应策发的大心愿──为人间培育有智慈的人

    学佛者新春亟应策发的大心愿 ──为人间培育有智慈的人 仁俊 活得时间分明、空间落实的学佛者,所感悟所照见的一切,念念步步都印践得稳平的准。修学中功力上的德培蓄得厚而广,功德上的力敷展得弘而充,念念步步中印践的,则能刷脱陈腐意态,正直气质中露显的整净

  • 胜解三生彻变创

    胜解三生彻变创 仁俊 本文所说的胜解,专约人类的「三事」特「胜」说。这三种胜事,惟有人间的人才充分具备着。正因为人类具此三胜事,扩而充之为无底极、超顶际,究竟解脱与圆满菩提,则人人有分。因此,便显出了人之特质与殊胜。释迦佛之所以诞生于人间,即人身而

  • 菩萨精神的特征

    菩萨精神的特征 仁俊 讲 明忍 记 菩萨品概励弘旷,奋迅净挺任前卫; 众苦世难胸湃迸,雄辟坦途拔沉陷。 就大乘佛法的中心说,以菩萨为主体,因为有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事,才有圆成无上道果的佛陀,才能随顺众生根机说五乘法、二乘法或大乘法,使众生各得现生及后世

  • 佛为无上大度师.以六作度尽快学!

    佛为无上大度师.以六作度尽快学! 仁俊 圆证无上正遍觉的诸佛,因地所修与果地所证的一切,全都贯达得无欠无余,臻入难思难议的绝对妙境。诸佛之所以能到达如此的妙境,因地中一发心,即牢牢地把紧着︰决「不(为)自(己)作(一切)」。这般志性执持得不忘不失、必践必

  • 不玩神气·坚持道心

    不玩神气坚持道心 仁俊 修学佛法,首先即应对治、斥绝的︰不玩神气;入佛法门,首先即应正知、明行的︰坚持道心。构成生死杂染的动力──玩神气,解脱生死纯净的通德──持道心;道心坚持得明暗一贯,生死一致,成为生活中的轨循,生命中的范鉴,生死往来(之际触受着)

  • 彻底除旧大透出.通体创新全投入── 在纽约法拉盛「内观讲堂」

    彻底除旧大透出.通体创新全投入 ── 在纽约法拉盛「内观讲堂」讲 ── 仁俊 修学佛法的大目标︰佛作为自己立身的榜样,(苦恼)人成为自己度化的天职。从这个大目标着手着眼、发心发力,首先就得对自己严格要求──人要做得好!做人的起步,把准着这一宗趣,才能划

  • 平常中的平正人

    平常中的平正人 仁俊 我和鲁蓉德先生相识十几年了,他留给我的印象:沉默寡言,朴素端重。因为他这样,每次晤面都很少谈话,但在我的观察中,他那不虚伪、不敷衍的心态与面貌,总觉得他是个本分中具有骨气的人。像他这样的质品与志性,确实具有儒家所说的「刚毅木讷

  • 浴佛节的两处讲词

    浴佛节的两处讲词 仁俊 其一,纽约中国城佛教联合会。 年年浴佛不忘佛, 日日浴己不昧己。 美国佛教联合会正副会长、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善信,诸位今天一大早就冲着刺骨般的寒风,冒着倾盆般的大雨,到哥伦比亚公园,将这么大的露天浴佛坛场,布置得如此的整洁庄

  • 知出思出即脱出·耻混厌混顿断混

    知出思出即脱出·耻混厌混顿断混 仁俊 学佛法,要想生生世世成为佛法中决定性(永不退转)的人,首须对两个字取舍分明:出与混。体取着佛法所说的出的真义,乃是一种最透彻的解脱、自在,也是一种最通(达)贯(联)的和谐、济度,才不会误解或视为消极、逃避。执持而实

  • 我带你去西方!

    我带你去西方! 仁俊 最近与学友谈到台湾念佛近况,他说有位老法师专心提倡往生西方净土,常对信众说:「我带你去西方」,我顿时感到这样的语气与意趣,好像具有胜于佛的惊人大力,台湾竟然有了这样的超佛者! 据我所读过的菩萨藏,从未见过释迦佛与阿弥陀佛曾说过:我

上一页 1 2 3 4 ..7 下一页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