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献法师
  • 忙碌的心灵

    佛学讲座91:忙碌的心灵 心地法门:「我们有许多焦虑和内心的挣扎,都是源自过度忙碌的心灵。」 我听说经济海啸的时候,有些公司本来用人有五十个,后来裁员之后变成二十个,这二十个人必须做五十个人的事情。是不是有这种事情?有些一个人的要负担三个人的事情。这

  • 享受当下

    佛学讲座92:享受当下 心地法门:「一直悔恨过去的不幸,只会招致更多的不幸。若无法享受当下,就无未来可言。」 上次跟各位讲过,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一天到晚在佛前忏悔:「 我过去如何.... 什么不对........」整天这样忏悔,想到过去那些讲错话、做错事,一辈子都是

  • 五蕴我执成业识

    五蕴我执 成 【业识】 观照五蕴《我》的不可得 从不断的舍离→我执←中 让心量逐渐的宽广 多为别人的利益打算 不要只顾自己的私益好处 我们要知道宇宙存在的一切都是一个集合名词(靠众缘的聚合而成),它不是单一性、独立性的,正如人的存在也是色、受、想、行

  • 止观双运的技巧

    止观双运的技巧 「止」「观」要能够互相搭配。譬如,我们开了一艘船,航行在大海当中,遇到暴风雨的时候,最好拋下锚、固定这艘船,暂时停驶(止),等暴风雨过了,再把锚拉起来,继续往前航行(观)。 修行也是一样,由于我们的心一直很散乱(遇到狂风暴雨),所以必须先修

  • 生命的座标

    生命的座标 时时刻刻记住:我们生命的座标是--上求佛道(智慧),下化众生(慈悲)。 这个世间,我们所汲汲营营追求的一切,最后仍会远离我们而去,所谓三寸息在千般用,一息不来万事休。基于无常法,当世间的一切人事物,让你追求到的时候,也要同时承受失去的苦恼。 那

  • 他力与自力

    他力与自力 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必须善用两种力量:他力与自力。 参访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依照善知识的教导,精进用功,这是属于外缘的部份,是依靠他力而助成善根。 所谓「自助而后人助」,表面上看来,是得到佛菩萨或外力的摄持,其实是透过自己对正法的正见及实践,

  • 生命的韵律操

    生命的韵律操 我们要从日常的行住坐卧当中,开始训练自己:专心做一件事。 吃饭就诚恳的吃饭;工作就专心工作;睡觉就放心睡觉;拥抱你的父母,就诚心拥抱你的父母;拥抱你的妻子儿女,就专心拥抱你的妻子儿女;把你整个身心投入,身、心、事三者百分之百合一,这就是真

  • 成佛的条件 方便具足

    成佛的条件《方便具足》 『过去无量智慧方便清净道所成故。』 成佛的第七个条件: 以种种善巧方法,净化自己以及众生的身心。 佛法所说的「方便」,是在智慧的基础上,所运用来引导众生向善、向光明的一种善巧。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的「舍」就是「

  • 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 信佛学佛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讲话的方式,要学习说话的艺术。所谓说话的艺术,包括注意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有时嘴巴没开口,心里却还是不断在讲话,一直在碎碎念。 一个人如果老是说:我不行!我不能!我不会!我不.....,那么你的前途必定「无亮」

  • 修学方法

    修学方法:(一)烦恼根源 闻慧、思慧,会让我们有正知正见;断烦恼,必须靠无漏的修慧。 不少人都曾在闻慧及思慧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例如:深入经律论、静坐、参禅、念佛、持咒,修了种种法门,可是烦恼还是烦恼,生死还是生死。原因何在? 只下表面功夫(指的是闻慧、思

  • 三P原则

    三P原则 佛法是解行并重的宗教,是生命哲理的实践。我研读佛经、修学佛法,都是把握三个原则:Personlism(人道的)、Present (当下的)、 Practical(实践的)。 ●Personlism(人道的):也就是依人道来谈佛法。谈了一大堆关于天上、地狱、饿鬼等等,此世界、他方世界,

  • 佛教与人生哲学

    佛教与人生哲学 (1987年9月8日普献法师获阿根廷Belgrano大学颁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当天所做的演讲) 人类的一切问题,是因为这个组成人类的全体的最小单位——个人,其身心尚未健全,在理智、情感上,都未升华与凈化。因此,人必须先健全自我。健全自我必须具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5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