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法师
  • 法教篇 第三十九章

    三九、中兴佛教讲话 提到中国佛教重兴的问题,我也不揣简陋略谈数语,而对现前的我国佛教,作一种热情抱负和感想!现在先分三段来说: 甲、原始佛教 佛教最初是产生于天竺,由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就是我们信仰的释迦牟尼佛),见生、老、

  • 法教篇 第四十章

    四○、我对于改良佛教的一点意见 甲、教徒的统一 我们试看每一个国家有力没有力,就看那一国的人民统一不统一。假如一个国家的人民,好像是一盘散沙一样,那么无论是有多少人民,也是没有力量的;设若这一国的人民能够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会发出很大的力量。就以

  • 法教篇 第四十一章

    四一、我对于中国佛教今后改良补充意见 关于中国佛教今后应如何改良?已由中国佛教会汇集各方贡献意见,先后在《人生月刊》中发表,及设计委员建议提要,综观各项较诸往事多有可

  • 法教篇 第四十二章

    四二、我对整个佛法的看法 我们不谈佛法则已,要谈,那就不能不依据经、律、论三藏的圣教。《律藏》是佛约束弟子们的一种规则,好像学校的校规,军队的军纪,和国家的宪法一样,以便大家共同遵守,行动可以一致。至于《论藏》,不问它是佛在世的时候作的,或佛灭度后

  • 法教篇 第四十三章

    四三、评《整理佛教意见书》 镇江超岸寺守培老法师,我最初是在民国八九年间拜见过一次,直到后来在《海潮音》上,看见他老人家和印顺、芝峰两法师笔战起来,才知道他是一位对佛学具有特殊见解的大善知识。 今在第五卷第一期《中流月刊》上看见他老人家的《整理

  • 法教篇 第四十四章

    四四、重建大陆佛教的刍议 绪论 中国佛教虽传自印度,然因风俗气候之关系,教义虽一秉佛说,而教制多有改变。今印度佛教虽已衰微,而锡兰、缅甸、暹罗三处之佛教,尚可借镜。故中国佛教自唐马祖创丛林始,千余年来全国僧伽之生活,皆以寺院田产为依赖。今既被□□摧

  • 法教篇 第四十五章

    四五、我对台湾佛教的希望 佛教的宗旨就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离苦得乐。现在我们姑且把它的范围缩小一点来说,先谈谈救人类。说到救,一定是有苦;假定没有苦,那又何必要救?那么,人类究竟有甚么苦呢?说起来苦真多,说也说不尽!就拿大家所熟知的,如老、

  • 杂俎篇 第一章

    一、理智与感情 做人的条件虽多,但总括起来不出两种:一是理智,二是感情。有了理智,能够把握人事;有了感情,能够得人多助。试看自呱呱堕地,一直到最后瞑目的一刹那,中间数十寒暑,尤其是在服务时期,人事纷繁,假定没有理智去观察是非得失,做起事来,包管会弄得头

  • 杂俎篇 第二章

    二、思想与文字 做了一个人不能不说话,假定大家统统都不谈话,那岂不是要变成了一个哑世界?然而做人为什么又要说话呢?那是因为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但是思想也有正与不正的分别,那就是因为有理智与没有理智的关系,可见理智是做一切事的大前提。我的思想是这

  • 杂俎篇 第三章

    三、责任与光阴 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知道个人责任、家庭责任、人群责任、众生责任,而责任的范围虽然有大小,但是可以随自

  • 杂俎篇 第四章

    四、消极与积极 一般人总以为消极都是不好,都是退化;积极都是好,都是进化。这种逻辑的断案,靠得住吗?恐怕不见得吧。试问消极不去做恶,难道也不是好的吗?假使积极的去作恶,难道也都是好的吗?可见向来一般说消极都是不好,积极都是好的人,他的头脑是没有请医师

  • 杂俎篇 第五章

    五、佛教与宗教 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来讨论讨论: 什么是宗教?宗教的定义又是怎样?宗教是有仪式的吗?那末,难道不是宗教就

上一页 1.. 10 11 12 13 下一页1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