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  一九五一年夏印顺法师在香港屯门净业林讲  悬论  一叙大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为真常妙有的大乘要典。法华、涅槃、楞伽等经的要义,本

  • 佛法是救世之光

      一、佛法是救世之光  ──讲于菲律宾信愿寺──  各位善友!在这世事纷乱,人心浮动的时代里,我们有此机会,能够安心欢喜地听佛法,讲佛法,我觉得这是三宝的恩典,佛陀的慈悲!  今天在信愿寺讲佛法

  • 平凡的一生

    我今年八十九岁,出家也已经六十多年了。在这不太短的岁月中,总该有些值得回忆的吧!平凡的自己,过着平淡的生活。回忆起来,如白云消失在遥远的虚空一般,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我的一生,无关于国家大事,也不曾因我而使佛教兴衰。我不能救人,也不能杀人。

  • 佛法概论

      佛法概论自序  三十三年秋,我在北碚汉藏教理院,讲「阿含讲要」,十三讲而止。讲稿陆续发表于海潮音,由于文字通俗,得到读者不少的同情,但这还是没有完成的残稿。今春讲学厦岛,才将原稿的十三讲,除去

  • 宝积经讲记

      悬论  一 大宝积经与宝积经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龙二年开译, 到先天二年编译完成的。在中国佛教界,『宝积经』被称为五大部之一,有着崇 高的地位。这部『大宝

  • 净土与禅

      一、净土新论  ──民国四十年冬在香港青山净业林说──  一 净土在佛法中的意义  净土的信仰,在佛法中,为一极重要的法门。他在佛法中的意义与价值,学 佛人是应该知道的。一般人听说净土,就想到

  • 摄大乘论讲记

      悬论  一 释 题  在未讲论文之前,本论的题目,先得略为解说。  「摄」,是含摄、统摄的意思,这可从两方面来说:一、以总摄别,二、以略摄广。本论以简要的十种殊胜,广摄一切大乘法,这就叫以略摄

  • 中观论颂讲记

      悬论  一 中论作者释者与译者  一 作者  本论的作者,是龙树菩萨。他本是南印度的学者,又到北印度的雪山去参学。他正确的深入了(南方佛教所重的)一切法性空,于(北方佛教所重的)三世法相有,也有透

  •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增注本自序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仅是信仰的。所以义理的开导,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过理性,而有丰富的,正确的内容。由于通过理性的随机适应,自由抉择,所以宏传中的佛法,可说是多彩多姿的

  • 性空学探源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泛论空为佛法之宗极  第一项 空为佛法之特质  「性空」,根原于阿含经,孕育于部派的(广义的)阿毗昙论;大乘空相应经,开始发展出雄浑博大的深观;圣龙树承受了初期大乘,主要

  • 青年的佛教

      一、青年佛教运动小史  ──「青年佛教与佛教青年」之上──  一、舍卫城的佛教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是憍萨罗王国的首都。祇园在城南五、六里;一片空旷的园林中,建筑了

  • 唯识学探源

      唯识学探源太虚  日人先有着「唯识思想史」者,留学僧墨禅曾翻译而未刊,适汉藏教理院讲师印顺,亦有「唯识思想史」之作,先就其半,乞余检定。余告以唯识思想史,已有成书,别命他名为妥。闻之,因仅述至

上一页 1.. 4 5 6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