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法大意 (上缺) 第二章声区 人之声质,因其发声法之如何,而分为地声区、上声区、里声区三种。 凡唱歌时,或发高声,或发低声,不能用始终同一之发声法。即发低音时,用地声;发高音时,用
《沙翁墓志》译文 《沙翁墓志》书法古穆,相传为沙翁自笔。文字亦奥衍,不可猝解。今译为近代英文。 其文如左: 君亦顾: 天之明命,勿伤吾骨。 有保吾之墓者,吾必佑之; 有移吾之骨者,
《城南草堂笔记》跋 云间许幻园姻谱兄,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庚子初夏,余寄居城南草堂。由是促膝论文,迄无虚夕。今春养疴多暇,数日间著有笔记三卷,将付剞劂。窃考古人立言,与立德、立功并重。往往心
《国学唱歌集》序 《乐经》云亡,诗教式微。道德沦丧,精力熛摧。三稔以还,沈子心工、曾子志忞,绍介西乐于我学界,识者称道毋少衰。顾歌集甄录,佥出近人撰著,古义微言,匪所加意。余心恫焉。商量旧学
《李蘋香》序 向读龚 人《京师乐籍说》,渊渊然忧,涓涓然思,曰:乐籍祸人家国,其剧烈有如是欤?既而披欧籍,籀新理,乃知龚子之说,颇涉影响。曷言之?乐籍之进步,与文明之发达,关系綦切。故考其文
《白阳》诞生词 技进于道,文以立言。悟灵感物,含思倾妍。水流无影,华落如烟。掇拾群芳,商量一编。维癸丑之暮春,是为《白阳》诞生之年。
《太平洋报》出版祝词 天祸我民于甲乙之间,使我国民之生命财产,以逮种种自由之权,有受非我族类之宰割。载笔之士偶鸣不平,禁锢戮首不旋踵而至。甚且株连逮于妻子,系缧及于亲朋。揽二百六十余年历史之
春柳社开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 演艺之事关系于文明至巨,故本社创办伊始,特设专部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春间曾于青年会扮演助善,颇辱同人喝彩。嗣复承海内外士夫交相赞助,本社值此事机
春柳社文艺研究会简章 本社以研究文艺为的。凡词章、书画、音乐、剧曲等皆隶焉。 本社每岁春秋开大会二次,或展览书画,或演奏乐剧。又定期刊行杂志,随时刊行小说脚本、绘叶书之类。(办法另有专章。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报章朝刊一言,夕成舆论。左右社会,为效迅矣。然与目不识丁者接,而用以穷。济其穷者,有演说,有图画,有幻灯(即近时流行影戏之一种)。第演说之事迹,有声无形;图画之事迹,有形无
乐石社记 粤若稽古先圣,继天有作。创造六书,以给世用。后贤踵事,附庸艺林。金石刻划,实祖缪篆。上起秦汉,下逮珠申。彬彬郁郁,垂二千年。可谓盛已。世衰道微,士不悦学。一技之末,假手隅夷。兽蹄鸟
乐石社社友小传 以署名先后为次 夏铸,字丏尊,号闷庵。上虞人。 李息,字叔同,一字息翁。燕人,或曰当湖人。幼嗜金石书画之学,长而碌碌无所就。性奇僻,不工媚人,人多恶之。生平易名字百十数。
怡西法师,美国佛教教育学院副院长;美国佛教教育学院尼众分院院长、教授;中国鉴真佛学院尼众部副院长、陕西宝鸡毗庐寺住持;北京善德书院依止导师。以「律宗南山、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为学修宗旨,依灵峰蕅益大师「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之祖训,自修与利众相结合,在海内外积极推动佛教教育事业,绍隆三宝,利乐有情。
谛闲(1858-1932),现代浙江宁波观宗寺僧。法讳古虚,字谛闲,号卓三,以字行。俗姓朱,黄岩(今属浙江省)人。年二十,入临海白云山出家,四年后受具。参敏曦、晓柔、大海、妙理诸尊宿。年二十八起登座讲经。历主慈西狮子庵、永嘉头陀寺、绍兴戒珠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寺等。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一种强大力量的推动下,在生活的轨道里转开了:上学、考试、升学。就业、婚配、生儿育女,一环接一环,没有喘息的机会,总是要你往前走,总是要选择,或者这样或者那样。
未来在哪里?我们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地离开——这就是多数人的现实。我们不知道,一旦错失今生,接着又是长劫轮回,很难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学佛,就是帮助我们把握这一难得易失的宝贵人身,通过对自身的认识,来改造它,升华它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人不会失去奋斗的目标,社会也才有继续进步的动力。
学习佛法的人,就是开始把种子种到地下去。种子种下后,能不能生出?还要看各种的缘。诸缘具足了,种子就能顺利地出生;假若各方面助缘不圆满,就有可能变成焦芽败种。这也就是看我们发菩提心,种菩提种子时,种得够不够深?坚固不坚固?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人不仅要问: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
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教,每每有些误会,不明佛教本来的意义,发生错误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确的信仰,批评佛教的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我觉得信仰佛教或者怀疑评论佛教的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应该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认识佛教。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错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渡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
大家都知道嗔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嗔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